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潘志贤 实习生 石静怡)9月25日下午,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、院长董学胜在河南省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关于河南高考综合改革成效时表示,河南省自2022年启动实施的高考综合改革已平稳落地,标志着河南省基本建立了“分类考试、综合评价、多元录取”的考试招生模式,形成了有利于学生成长、有利于国家选才、有利于社会公平、有利于教育强省人才强省建设的高考招生制度。
董学胜介绍,改革最显著的变化是打破了长期以来的“文理分科”模式,河南省新高考采用“3+1+2”选考模式。考生可选择科目组合由原来的2种增至12种。数据显示,在今年高考中,选择非传统文理组合的考生占比超过32%,学生的选择权得到充分尊重。同时,建立了分类考试招生制度,完善“文化素质+职业技能”的考试模式,为有技术技能特长的考生开辟不同的升学路径,搭建了职业教育招生的“立交桥”。今年共有22.9万名考生通过春季分类考试招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。
另外,今年河南省报考军事院校人数较往年增长35%、录取人数居全国前列,军队招飞录取人数居全国前列,“强基计划”录取人数同比增长14%。
为确保考试招生的科学公平,河南省加强了命题队伍与基地建设,组织了5轮全流程命题演练。印发省、市、县、考点四级考试安全责任分工,全省建成标准化考点1434个,构建高科技防作弊体系。开发了志愿填报辅助系统,为考生精准填报志愿提供信息参考。合并“一本、二本”等录取批次,设置普通类“院校+专业组”、提前批“专业+院校”和艺术体育“多规则平行”三种平行志愿投档模式,增加志愿数量,提升了计划满足率、考生志愿满足率以及高校的生源满意度。通过深入实施“阳光招生”和严格录取管理,实现了录取更加严谨规范、选才更加科学公平。倾力为考生争取优质招生计划,今年本科录取人数较去年实现大幅增加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